比利时媒体29日报道,比利时大肠杆菌感染事件从北部弗拉芒大区扩散至南部瓦隆大区和布鲁塞尔首都大区,波及8家养老院,死亡人数升至5人。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都感染了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表明存在共同的污染源。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的典型症状(老年人特殊表现)
老年人感染 STEC 后,症状可能因感知能力弱、基础疾病干扰而不典型,需重点关注以下表现,避免延误诊治:
展开剩余85%1. 早期典型症状(感染后 3-4 天出现)
消化系统症状:以急性腹泻为首发症状,初期多为水样便,2-3 天后可转为血便(粪便带血或呈暗红色),伴随阵发性腹痛(多位于下腹部),部分老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但呕吐症状相对较轻;
全身症状:低热(37.5-38.5℃)为主,少数老人无明显发热,易被误认为 “普通肠胃不适”;
特殊提示:部分卧床老人或认知障碍老人,可能无法清晰表达腹痛、腹泻,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骤降、尿量减少,需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生活细节。
2. 严重并发症症状(感染后 5-7 天高发)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尿量显著减少(每日<400ml)、尿液颜色加深(茶色尿)、皮肤黏膜苍白(贫血)、皮肤瘀斑(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血压升高,需立即就医;
脱水症状: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心率加快,老年人脱水进展快,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需优先干预。
感染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方式
养老机构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 STEC 感染病例,需遵循 “快速隔离、科学救治、彻底消毒、溯源管控” 原则,降低传播风险:
1. 病例处置与医疗干预
立即隔离:将患者转移至单人隔离房间,避免与其他老人接触,隔离房间配备独立卫生间、专用餐具、护理用品,护理人员进入需穿防护服、戴手套、口罩,接触后严格手消毒;
及时送医:出现血便、低热、脱水或精神异常的老人,立即联系急救机构,告知 “疑似 STEC 感染”,便于医院提前准备检测(如粪便 STEC 核酸检测、志贺毒素检测)和治疗;
治疗配合:遵医嘱禁用抗生素(抗生素可能刺激 STEC 释放更多志贺毒素,加重病情),以补液治疗为主 —— 轻中度脱水者口服补液盐(需护理人员协助控制饮用量和速度),重度脱水者静脉补液;合并 HUS 的患者,需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血液透析、输血等支持治疗。
2. 机构内部管控
溯源调查:配合疾控部门排查污染源,重点梳理患者发病前 3-7 天的饮食(如是否食用统一采购的肉类、沙拉、乳制品)、饮水(是否饮用未经消毒的生水)、接触史(如是否共用卫生间、护理设备),暂停可疑食物供应,封存剩余食材待检测;
员工防护:对接触过患者的护理人员、餐饮人员,进行粪便检测和健康监测(每日体温、症状排查),未排除感染前暂停直接接触老人的工作;
信息上报:按当地疾控要求,及时上报病例数量、症状、处置情况,不得瞒报、迟报。
3. 环境与物品消毒
重点区域消毒:对患者居住的房间、卫生间、共用活动室,使用含氯消毒剂(如 500mg/L 次氯酸钠溶液)擦拭地面、墙面、扶手、门把手、护理床等高频接触表面,作用 30 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卫生间马桶、便盆需用 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后冲洗;
物品消毒:患者的衣物、床单、毛巾等,用 60℃以上热水清洗并烘干,或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后常规清洗;餐具、水杯等耐高温物品,煮沸消毒 30 分钟或用消毒柜高温消毒(120℃以上,持续 15 分钟);
空气消毒:隔离房间每日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必要时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无人状态下,每次 60 分钟)。
养老机构肠道疾病的系统预防机制
结合 STEC 感染的传播特点和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养老机构需构建 “全环节、多层级” 的预防体系,从源头降低肠道疾病发生风险:
1. 食品安全管控(核心预防环节)
采购管理:选择资质齐全的供应商,优先采购检验合格的预包装肉类、乳制品,避免采购散装生食(如未经处理的生菜、生牛肉);食材到货后查验生产日期、保质期、检验报告,对疑似变质的食材立即丢弃;
加工规范:生熟分开 —— 使用专用的生肉砧板、刀具,避免与生食蔬菜、熟食(如凉拌菜、熟肉)交叉接触;肉类、蛋类需彻底煮熟(中心温度达到 75℃以上,持续 2 分钟),避免供应溏心蛋、未全熟的牛排、火锅涮肉等;蔬菜水果食用前用流动清水冲洗,必要时用果蔬清洗剂浸泡 10 分钟后冲洗干净;
储存管理:食材分类冷藏(生肉、海鲜单独存放,避免汁液污染其他食材),冷藏温度控制在 0-4℃,冷冻温度≤-18℃;剩菜剩饭冷藏不超过 24 小时,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中心温度≥70℃),且仅加热 1 次。
2. 饮水安全保障
常规消毒:饮用水需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集中供水系统每月检测水质(重点检测大肠杆菌、菌落总数),定期清洗水箱、管道;
终端管理:避免老人饮用生水,提供烧开后的饮用水或合格的瓶装水;漱口、清洗餐具需使用合格饮用水,禁止用自来水直接清洗水果、凉拌菜。
3. 个人与环境卫生管理
老人护理:协助行动不便、认知障碍的老人每日洗手(尤其饭前便后、接触污物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 “七步洗手法” 揉搓 20 秒以上,再用流动清水冲洗;定期为老人更换衣物、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员工规范:护理人员、餐饮人员上岗前需持健康证,每日晨检(测体温、查有无腹泻、腹痛症状),出现不适立即离岗;工作期间全程戴口罩,接触老人体液、粪便后,需用含酒精(75%)手消毒剂消毒,再用肥皂流水洗手;
环境维护:每日清洁老人房间、活动室、卫生间,地面、扶手、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用 25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 1 次;每周进行 1 次全面消毒,重点清理卫生死角(如床底、柜子缝隙)。
4. 健康监测与宣教
日常监测:护理人员每日记录老人的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如是否成形、有无带血)、食欲、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如腹泻超过 2 次 / 天、粪便带血)立即上报,必要时联系家属和医生;
5. 应急预案建设
预案制定:明确肠道疾病暴发后的响应流程,包括病例隔离、送医流程、消毒范围、人员调配、信息上报渠道等,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
应急演练:每半年开展 1 次肠道疾病应急演练,模拟 “发现疑似病例 - 隔离 - 消毒 - 溯源” 全流程,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物资储备:储备足量的防护用品(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用品(含氯消毒剂、酒精手消毒剂)、补液盐、体温计等,确保应急时能快速调用。
“比利时大肠杆菌感染事件”引发的养老机构公共卫生安全应对处理方法(干货)股票配资平台论坛官网
发布于:广东省网信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